BEIRA(莫桑比克),10月23日——在莫桑比克印度洋城市BEIRA的一栋破旧的建筑里,十几名年轻人正在用停靠在其巨大港口的货船丢弃的木托盘手工制作简陋的棺材。
木屑漂浮在空气中,锤子的声音充满了车间,车间里唯一的电动设备——临时用的锯子和电钻——断断续续地发出嗡嗡声,用基本的木工技术改造托盘。
这家位于市中心的殡仪馆生产的棺木比市场上其他殡仪馆的棺木更便宜,这是一项为居民提供的服务,因为生活成本的上涨也使得处理死亡的成本更高。
一个陈旧生锈的锯木厂矗立在角落里,被灰尘和蜘蛛网覆盖着,这是一个时代的遗迹,当时这座城市位于首都马普托东北700公里处,经济更为繁荣。
这座破旧的建筑建于1975年葡萄牙独立之前,是56岁的主人阿米莉亚·阿曼多·马查瓦(Amelia Armando Machava)坚韧不拔的见证。
马查瓦于1998年在一位市政木匠的帮助下开办了这家殡仪馆,这位木匠只有在她付得起钱的时候才会来。
“1998年,我从烘焙转为时装设计,”阿米莉亚说。但是裁缝业赚不了多少钱,因为很多妇女都靠缝纫机谋生。
所以,“我从缝纫中节省了我能做的东西,我就是这样开始做棺材的。”
起初,生意清淡,Machava每周只做一到两个棺材。但随着当地人对她的工作越来越熟悉,需求增加了。如今,她的团队为一个经常需要帮助的城市制作了几十个棺材。
昏暗的车间里出现了一个热闹的市场。妇女们提着装满零食的篮子在忙碌的木匠之间穿梭,提供快速的点心。
小男孩们带着一捆捆的回收塑料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来到这里,这些塑料和泡沫塑料将被做成精致的花朵来装饰成品棺材。
2024年10月10日,木匠们在贝拉市中心的棺材制造车间工作。在贝拉市中心,十几名年轻人在56岁的阿米莉亚·阿曼多·马查瓦(Amelia Armando Machava)的监督下,用废弃的木托盘手工制作棺材,这些木托盘通过货船运往莫桑比克港口城市。-法新社图片
“死亡的尊严”
莫桑比克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其3300万人口中约75%的人每天靠不到一美元生活。
贝拉是该国最大的城市之一,经历了特别艰难的时期:五年前,飓风“伊代”在这里登陆,随后夺走了600多人的生命,摧毁了房屋、企业和庄稼。
据一些人估计,大约90%的城市被摧毁。
对于大多数莫桑比克人来说,一场普通葬礼的费用可以达到20万金属(1.36万令吉),这对许多人来说是无法实现的。仅仅是一口棺材,即使是Machava的团队用废木材制作的,也要花费90美元到1500美元左右。
2021年,主要城市的房价大幅上涨,对城市居民造成了不成比例的影响,80%的城市居民生活在贫困中。
这导致火葬费用从500金属飙升至5000金属,预定墓地的费用从1500金属飙升至4500金属。就连墓碑上木制十字架上的小标识牌也从100枚增加到400枚。
“人们没有钱,但他们需要一种埋葬死者的方式,”马查瓦说。
“当我知道有人在挣扎时,我不会向他们收费。这是为了帮助社区,”她说。
在危机时期,例如2019年伊代飓风过后,她向买不起棺材的家庭分发了棺材。
“我们经历了飓风、灾难和经济衰退,”马查瓦站在车间尘土飞扬的灯光下说。
“但我们会继续前进。这不仅仅是一桩生意。这是我们生存的方式,也是我们帮助他人应对损失的方式,也是我们给逝者一些生活无法给予的尊严的方式。——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