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iea)周二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增加两倍、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需要大力推动解决许可和电网连接等瓶颈问题。
该报告发布之际,正值政府和商界领袖齐聚纽约气候周,试图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去年在迪拜举行的COP 28气候峰会上,近200个国家同意到2050年实现能源部门的净零排放,并承诺将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产能提高两倍。
国际能源署表示,由于有利的经济形势、充足的制造业潜力和强有力的政策,可再生能源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表示,更多的可再生能源产能本身不会削减化石燃料的使用,也不会降低消费者的成本。
“为了充分发挥三倍目标的好处,各国需要共同努力,到2030年建设和现代化2500万公里的电网……到2030年,全球还需要1500吉瓦(GW)的储能能力。”
在第28届缔约方会议上,各国还承诺将能效措施加倍,以帮助遏制用电,但这一目标需要各国政府将能效作为政策重点。
国际能源署表示,各国必须将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目标纳入其国家计划,以实现巴黎气候协议规定的目标。
去年,全球能源行业的排放量创下历史新高。
报告称,与其他预期相比,到本十年末,将可再生能源产能增加两倍,并采取双倍的能效措施减少电力使用,可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100亿吨。
国际能源署:电池存储、电网需要实现联合国可再生能源增长三倍的目标
国际能源署表示,实现去年COP28气候峰会设定的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容量增加两倍的目标是可行的,但各国需要迅速采取行动,部署更多的电网连接和电池存储。
国际能源署周二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有利的经济形势、“充足”的制造业潜力和政策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但为了全面实施,各国需要建设2500万公里(1550万英里)的输电线路,并在2030年之前增加1500吉瓦(GW)的储能容量,这是目前水平的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