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研究社会应如何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系列文章的第五篇,也是最后一篇。
* * *
9月初,在世界著名建筑师隈研吾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在电脑屏幕上画出了草图,然后在图像生成人工智能系统上输入了“当代建筑”、“市中心木制美术馆”等关键词。建筑物的3D渲染图,也就是透视图,立即出现了。
在此之前,办公室会先做一个二维图纸,然后再做一个透视图,同时考虑到抗震等因素。过去需要一周的工作现在可以在10分钟内完成。70岁的隈研吾表示,人工智能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具有“压倒性的能力”。
自去年年初以来,隈研研的办公室一直在测试人工智能的工作。AI已经帮助400名员工管理了日本和海外的400个项目。节省下来的时间都花在与客户会面或提出新想法上了。
隈研吾不仅利用人工智能简化自己的工作,还从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中获取灵感,创造新的设计,他的目标是“超越现在的隈研吾”。在看到人工智能在学习隈研吾的建筑后创造的设计后,隈研吾说他受到了启发,“成为下一个版本的自己”。
然而,通过使用人工智能,隈研吾意识到,有很多工作只能由人类来完成。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需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并创造一个包括易于使用的功能的空间。对于大型城市设施,建筑师还需要考虑附近居民的感受,以及社会如何看待它。
由于设计需要人类的敏锐,隈研吾说:“我在观察社会趋势的同时,通过解读时代的情绪来做出决定。你不能让人工智能计算出来。”
人工智能的使用让隈研吾非常清楚不能把责任留给机器,让他意识到人类总是应该根据什么样的设计来做出什么样的建筑的最终决定。
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一种趋势是让人工智能来处理一些工作。独立行政机构日本信息技术振兴院(IPA)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截至今年3月,在接受调查的约4900名员工中,有16%的人已经在工作场所使用或能够使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被发现用于客户查询或翻译,IPA认为人工智能的使用将进一步增加。
在已经使用或计划使用人工智能的1000名受访者中,约60%的人认为人工智能传播虚假信息和信息泄露是一种“威胁”。
生成式人工智能也有侵犯版权的风险。目前,《著作权法》允许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将受版权保护的作品用于机器学习,但会不公平地损害作者利益的情况除外。版权团体呼吁通过拒绝机器学习等方式保护权利。
隈研吾的办公室仔细考虑了侵犯版权和其他问题的风险,并对员工进行了信息安全教育。
虽然人们对人工智能将提高工作效率的期望很高,但这项技术也存在风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关于如何使用人工智能的测试时代。
印尼艺术家Eko Nugroho的雕塑被安装在福冈欢迎游客到博多会议区
虚假故事传播以阻挠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降低国家对抗俄罗斯的决心
生成式人工智能能成为人类的好伙伴吗?没有道德的智慧可能会伤害人
竞争加速人工智能发展,超越谨慎;最新科技淘金热留下的警告声音